更新时间:
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很多越南亲友曾问我,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裴氏翠云选择用镜头作答,利用空闲时间拍摄记录中国的发展变化,通过网络向越南民众展示和讲述真实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这片土地的命运开始转折。一是建设水利工程,实现跨期调水。通过水利工程在夏季雨水量充沛的时候收集雨水,然后在其他干旱的季节进行输送,改变缺水的现状。截至2021年,黄土高原上已修建大大小小淤地坝5万多座,总容量超过100亿立方米,不仅有效阻止水土流失,而且保障灌溉用水。二是修建梯田,增加植被面积。据统计,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梯田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深圳市的面积,不仅拦截雨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肥力。三是实施退耕还林,恢复植被面积。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培育出了适应黄土高原环境的抗旱树种,并发明了“鱼鳞坑”等节水造林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功率。如今,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植被越来越多,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第二,议程设置失灵。新任领导刚上任,却没有提出让民众有感的重大改革行动,欠缺议程设置能力,迄未展现其领导能力,无法主导政治议程,反而任由蓝白“在野”党主导议题引领风潮。
习近平指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世界意义。两国携手走和平发展道路,15亿多人口共同迈向现代化,将有力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两国都坚持对外开放,为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经济全球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小船孤篷经不起惊涛骇浪,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中国和越南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要增强战略定力,共同反对单边霸凌行径,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